安保行業【小知識】——安防行業未來四大發展趨勢分析
信息來源于:互聯網 發布于:2020-09-14
我國安防行業迄今已有35年歷史,已成為體量巨大、體系完備的成熟產業。近年來,我國安防行業一路高歌猛進,從產品結構來看,主要包括視頻監控、樓宇對講、入侵報警、出入口控制、防爆安檢、警用裝備等。從市場結構來看主要可分為安防工程、安防產品、報警運營服務等。
安防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,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。這條產業鏈基本包括一下系環節:上游包括視頻、算法提供商和芯片制造商;中游包括軟硬件廠商、系統集成商和運營服務商;下游終端應用包括政府(平安城市)、行業應用和民用。在安防產業鏈中,硬件設備制造、系統集成及運營服務是產業鏈的核心,渠道推廣是產業鏈的經脈。
前端化:隨著芯片的集成度越來越高,處理能力越來越強,許多廠商推出了智能 IPC、智能 DVR 和智能 NVR,將 一些簡單通用的智能移植到前端設備中。未來將有更多的復雜專用的智能算法在前端設備中實現。在前端設備上實 現的優勢在于組網靈活,延時低,成本低,也減輕了一部分后端分析的壓力,為大規模部署提供了可能。
云端化:已有的智能化產品大多是將多種智能功能固化在某一類硬件中,每臺硬件設備提供一種或有限的幾種智能 化服務。未來,硬件資源的概念將逐步淡化,智能化以服務模塊的方式提供給客戶。云端會根據客戶的需要(功能、 路數等)提供服務,實現資源按需分配,最大化地滿足客戶需求和提高資源利用率。
平臺化:每個安防廠商在推進自己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時,都越來越多地需要對軟件平臺極其配套的硬件設備的整合, 這個整合方案的兼容性,穩定性,安全性等,其標準也越來越趨于統一。盡管目前國內的主流監控廠商基本都具備自己的軟件平臺,但是不同的是這些平臺的定位和規模大小都不太一樣。未來幾年安防監控的應用類型也越來越清晰,其技術標準,開發接口等將越來越趨于統一。大廠商制定標準,小廠商兼容標準的合理產業模式將逐漸形成, 所以有實力的安防廠商推出自己有主導力的解決方案平臺,就是安防企業發展道路中必須要考慮的課題。
行業化:智能化解決的是行業客戶在業務應用中存在的問題,因此智能化需要往行業化方向進一步深化。首先智能化廠家要從行業出發,定位目標行業和細分市場,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。其次,在具體行業中深入業務應用、業務 流程等,剖析行業問題,尋找解決之道。最后,結合自身的技術積累,為行業客戶提供優質的行業智能解決方案,未來的智能化將是安防行業的天下。
來源:知乎
鏈接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1842419